首先要說的當然是根本問題:到底要不要建站?
其實,與其問這個問題,而應該問的是,應該怎么建站。
作為一個外貿企業,或者外貿型的企業,你的目標市場有國外的客戶,你的“聽眾”在國外,所以,有一個雙語的網站是必須的。這已經無可爭議了。而作為SOHO,你根本沒有個人品牌,沒有個人平臺,那你的身份是什么?靠什么給你一個定義?因而,網站也是SOHO的必選。
進而,一些知識你必須了解,這里掃一下盲:
網站構成的三個要素:域名,主機,網站設計與制作。
域名是什么:就是你自己家里的門牌號。別人知道你家的門牌號,才能找到你。
主機是什么:你有了門牌號,門牌號對應的房子就是你的主機。你有多少錢,買什么樣的房子,主機也是一樣,一般而言,太便宜的不會是好貨。至于要不要選貴的,你自己1,量力而行,2,看看有沒有掉價的新房而不是二手房……
以正視聽之一:叫嚷著“最低價格”的廣告,叫嚷著從我這里買便宜的,叫嚷著我有折扣的,請群眾們擦亮眼睛!自己多比較,多聽聽取專業人員的意見和建議,貨比十家!我個人在這里不建議或推薦任何ISP,大家多看看第三方評測,永遠不要相信ISP(主機供應商)自己銷售人員的叫賣。
前兩樣,是你的根本。如果沒有選擇好,會直接影響到你以后的生意。就像你的門牌號不好記,別人聽過忘記了,就找不到你家,而如果你的主機供應商不好,人家找到你家了,太破舊,人家轉身就走了……
進而的問題是,你的是把你的網站托管在國外服務器上還是國內服務器上?我前兩天回過一個貼子,就是打擊無良的海外主機供應商的銷售的愚弄群眾的囂張的氣焰。在這里再強調一下:把網站放在國外的目的是給目標市場提供更快的讀取速度或者給相應的市場提供特殊的信息或者服務。這是主機放在海外的唯一的好處。注意,這是唯一好處。而壞處,那多了去了,比如,如果你語言不好,有點問題,你找人罵也罵不來,比如,國外服務器給我國government隨時關照一下,比如國外服務商突然就中斷了你的服務,你還出國跟他打官司?…
在這里,以正視聽之二:如果國內主機供應商的服務器在骨干網上,或者海外訪問速度足夠快,完全沒有必要在海外租服務器!
估計會有人跳出來拿這次地震說事了。這里再分析一下:
從法理上來說,地震這樣的天災,是屬于不可抗力, 所造成的無論什么樣子的損失, 作為服務提供方, 都有可抗辯權。換一句話來說,無論企業,個人,買方,賣方,都不必擔任責任,唯一擔點心的,可能就是保險公司而已。所以說,某些人說,某一方要對損失負責,那就是混淆視聽了。
其次,且不論損失是誰的責任,難道把主機放在海外就沒有損失了嗎?這個有直接和必然的聯系嗎?除了超大型的純電子商務網站比如ALIBABA,可能會有影響,對絕大多數企業,是實質影響可以不計,因為地震這樣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一樣的情況,就無所謂影響了。這是一個邏輯問題。而ALIBABA由于有法理上的支持,對他的影響,其實也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打仗了,這個時候進入緊急狀態,這種損失是全民的,你也就不要郁悶了。所以,某些人說,把主機放在海外可以防止天災人禍也是可笑的。
最后,一定要記住,企業郵箱跟主機也是沒有必然聯系的。如果由于地震的原因,國外發信,你收不到,你不用擔心,因為那些主機在海外的家伙們,收到了,也看不到!收到看不到是什么結果?第一,肯定是被你嘲笑了。第二,國外郵件沒收到退件,以為你收到了,那就會造成更嚴重的結果,而你正接著你客戶的電話,他們告訴你,發給你的信給退回來了,第一時間跟你解決可能的問題…………用國內郵箱的用戶,你就樂去吧。至于發不出郵件,急什么,你發不出,別人也發不出,只要有一個人發得出,你必然就發得出。這取決于你主機供應商的可靠度和技術水平,和主機是不是在海外也沒有關系。
唉,說多了,
以正視聽之三:郵箱并非在海外就一定好!
關于主機,郵箱,域名說完了,下面才是最根本的,到底怎么做一個外貿網站。
讓我們拋開技術,拋開主機,拋開一切,先要認清一個問題:你做網站的目的是什么?你做網站的目的是給人讀的!給什么人讀的?給外國人讀的!外國人讀不讀中文?不讀!那你怎么辦?你要寫英文給外國人看。外國人看得懂英文嗎??????
這里我多打了幾個問號。因為我知道就我看到的超過20%以上的外貿網站的英文可能只是中國人看得懂!而,有有超過40%的外貿網站,外國人估計能猜出個大概,就像我們聽外國人唱中國歌都能笑倒地上,外國人看中國人寫英文估計也能笑到地上。
這里進入正題,無論是SOHO還是企業,你要給對方的是什么形象?當你嘴里說著,我們大量產品出品到XX國,X國,專業出口XX國X國市場,卻連對方國家的語言都說不清楚,換了你,你會不會信任這家公司??我先聲明,我不是一個崇洋媚外的人,而我更希望我們的企業爭點氣,做事情做得專業一些。不為了你企業的面子,為了中國人的面子,請你花點錢,請個專業的翻譯公司,專業的本地化公司,專業的翻譯,或者哪怕找一個到中國來淘金的老外(印巴人,非洲人不算),讀一讀你的外貿網站。從中文到英文,叫“翻譯”,從中式法式各式英文到英文,叫“proof-reading”。這錢你出的比什么都值。一次性投入,永遠的回報~~~你想一下,你看到一個做得漂亮的中文網站,看到優美的文字,你對這個中文網站可能對應的企業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印象吧。這種印象非常容易轉化為“專業”“信任”“可靠”。(我這里寫得比較通俗了,但,這是實實在在的營銷學)。
再進一步說proof reading,專業的公司,做的,不是翻譯工作,做的是“文案”和“市場化”的工作。包括你的用語是否附合本地習慣,是否精確地表達了你的意思,是否具有感染力,更好的Proof reading服務,還會告訴你,文字的漏洞,法律上的解釋等等。要找到一個好的proof reading的公司和個人,真是無價的。如果你公司有這樣的人才,一定不要放他走………… 現在市場上,這樣服務公司不多,價格在3000/整站或者按頁收費。具體的,大家自己可以找。
到現在為止,文字工作才是開始,你做網站的下一個目的,就是搜索引擎優化,傳說中的SEO。于是,你要進行第二次文字工作。怎么樣安排你的關鍵字密度,怎么樣把關鍵字合理的通順地加入到你的英文網站中,怎么樣理通你的語句,那都是學問!與其說這是技術,不如說是一個純文科的創作工作。當然,如果這里,你英文都寫不清楚的,或者你中文網站SEO的概念都沒有的話,你就不要考慮這個事情了,交給專業的英文文案,英文站點SEO公司,或者有經驗的proof reading公司去吧。
………………
到現在,你的準備工作才算做好了。你自己產品的技術,圖片,我就不多說了。
然后才進入網站制作。
網站的代碼,標準直接影響到你的SEO情況以及訪問速度。再一次,我痛心地說,我看到的中國企業做的外貿網站,和在這里說要幫SOHO和企業做外貿網站的人拿出來的樣版,95%,甚至在我看來99%都是不合格的!
先說一下標準吧。
1, 以歐洲為例,從2003年12月31號開始,歐洲法律規定,所有的網站,都要有Accessibility,即提供殘疾人的訪問方式。一般達到AA的標準。美國有508法案。
2, W3C。這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W3C XHTML1.0現在都是所有歐洲新建網站的默認標準了,而大批的歐洲老網站,也在大量重構。
3, Mobile/PDA.即手持設備的訪問。國外持PDA或者手機或者其它手持設備上網的大有人在,而且,都是比較高層的,你說他們看得到你網站,意味著什么?
4, Usability。這又是一個研究人的東西。使用習慣研究,可用性研究。你的網站有沒有呢?
不說其它的,在這個論壇里面,我還沒有看到過附合其中三條的。哪怕兩條的。而且我看了代碼,質量基本都非常差。這樣的業余水平,歐洲市場,美國市場只能越走越遠。
一個好的網站,一定要有“企業感”。什么叫企業感?大家看看一些外貿網站,你覺得這是個人網站還是公司網站?是個人的表達還是企業的表達?網站,一定不要有大量的FLASH,最好一個都沒有。不要有亂七八糟廣告包括GOOGLE ADWARDS,那個是垃圾。不要有友情鏈接。簡潔,明快,具有企業感。設計的時候,考慮目標用戶使用習慣。這種考慮包括什么呢?
舉個我看到的真正專業做網站(“專業做網站”在這里都變味了)公司的例子吧。在做網站前,他們問了一下,要做網站的客戶目標人群是什么,他們被告知目標人群是做工程設計的。于是,他們把他們的左邊的豎的導航欄上的字,做成右對齊。于是客戶問了,為什么以前一直是靠左對齊的,現在為什么要靠右對齊呢?——原來是因為做工程設計的人,習慣用的軟件,工作習慣,設備圖紙多數的東西,都是右對齊的,你做成右對齊,附合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于是形成親切感,讓對方知道,“你的確是了解我的行業”,增加銷售概率……
真正專業做網站的,網站上,每一個詞的擺放位置都有講究的。字體,字的大小,行間距……
說得遠了,但是,看了我上面的話,大家知道到底什么是真正好的外貿網站,你們在追求什么了嗎?